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召开“从‘互联网+’到‘人工智能+’”专家座谈会

2025年07月24日18:11
字体:[ ]

7月21日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召开“从‘互联网+’到‘人工智能+’”为主题的专家座谈会,围绕人工智能研究、智库建设经验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。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经济信息社、武汉大学,以及腾讯研究院等8家单位的13位智库和企业专家参加座谈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、党委书记刘郁林作总结发言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博士主持座谈。

武汉大学数字生态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冉从敬表示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坚持定期发布的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是学术论文、行业分析、平台建设,以及和产业进行交互实践的权威成果。目前,部分高校也在从“互联网+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的生态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,如成立生态研究中心、人工智能学院等机构,同时推动跨学科融合与数字人才基地建设等。未来,需继续优化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结构、赋能中小企业,推动相关战略落地。

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坚

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杰表示,中心长期跟踪我国互联网发展、研究数字经济,已成功发布56次《报告》,难能可贵。作为新华社下属高端智库经济研究板块,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事业部团队今年重点关注“人工智能+”在政策层面的实践。近年来,我国以政策驱动、基础设施建设提速、应用场景拓展、服务平台建设、监管创新等为抓手,人工智能的发展重心从聚焦关键技术,向基础设施与应用落地快速转变,成为我国从“+人工智能”到“人工智能+”的转型特征。

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杰

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强认为,目前“人工智能+”重点聚焦用户增长、算力瓶颈及应用商业化三大议题。在用户生态方面,受国内领先产品推动,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半年内翻倍,已渗透至“一老一小”群体,为科技向善提供了明确方向。但在算力领域仍面临挑战,长期来看,我国模型训练要发展自主框架以提升同品牌卡集群效率,同时要构建异构算力资源池以解决跨品牌混合训练难题,还要探索跨数据中心训练技术。此外,仍需持续探索应用层面的商业化路径。

腾讯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强

中心主任、党委书记刘郁林作总结发言。“人工智能+”对《报告》工作提出更高要求,下一步,中心将积极吸纳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,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统计数据的研究和分析,建立全新数据体系反映“智能共生”新途径,推动《报告》定位从“记录者”转变为“导航员”,加快实现从“出数据”到“出政策”的转变。

联系方式: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 政策与国际合作所   

郝丽阳  

010-59116603  15201326863  

haoliyang@cnnic.cn


分享: 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