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

2012年12月27日00:00
字体:[ ]
  日前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了《2012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根据《报告》显示,中国网民网络安全意识强,90.3%的网民知道要重视信息安全,但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危害了解程度低,知道信息安全事件会给自己、给其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的网民分别仅占57.2%、41.4%。

网龄和学历决定了网民对信息安全事件危害的了解程度。网龄越长的网民,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危害越了解。4年以上网龄的网民,知道信息安全事件会给自己、给其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的网民分别占62.0%、45.4%,比例高于网龄在4年以下的网民。学历越高的网民,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危害越了解。知道信息安全事件会给自己、给其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的网民比例,从小学及以下的42%、24%,逐渐提高到硕士及以上的78%、66%。

绝大多数网民都会采取措施保护信息安全。在总体网民中,只有3.8%的网民不采取信息安全保护措施。在采取保护措施的网民中,平均每个网民采取5.3种,其中47.9%的网民采取4-6种措施。采用最多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是安装安全防护软件,有87.3%的网民安装,用户数为4.7亿。

我国信息安全状况不容乐观,而网民对信息安全危害意识程度不够。有84.8%的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事件,在这些网民中,平均每人遇到2.4类信息安全事件。在众多信息安全事件中垃圾短信和手机骚扰电话发生比例最高,分别有68.3%和56.5%。而“欺诈诱骗信息”、“假冒网站”等新型信息安全事件甚至超过了部分传统信息安全事件。38.2%的网民遇到过“欺诈诱骗信息”,这一比例甚至比传统的“中病毒或木马”的网民比例高出15.1个百分点。但在遇到信息安全事件的网民中,高达47.5%的网民不做任何处理,网民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危害并不了解或不在意。

个人信息泄露日益严重,网民没有处理办法。在个人信息泄露方面,有79.8%的网民泄露过个人联系方式;其次是个人属性信息,如姓名、年龄、性别等,占47.2%。对于个人信息泄露,绝大多数网民处于无助的状态,88.2%的网民在信息泄露后没有任何办法处理。在有手机的网民中,16.3%的网民发布过当前位置信息。发布当前位置信息也带来了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。在发布过的网民中,7.3%的网民后悔这一行为。

请点击下载报告:统计报告全文


分享: 【返回顶部】 【打印本页】